- 信息来源:市市场监管局
- 发布日期:2025-02-25 09:39
- 浏览次数:
2024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泰州市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法治泰州建设规划(2021-2025年)》,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担责尽责,在服务新质生产力上主动作为,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泰州市先后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全国第三批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地区。我局餐饮处荣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选送的两名同志荣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执法办案电子数据取证精英赛个人二等奖、三等奖,一名同志荣获全国市场监督管理法律知识竞赛优秀个人奖。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1.持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会同市数据局在全省率先制定发布《餐饮服务连锁企业食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工作方案(试行)》,规定通过“告知承诺制”资格审核的食品连锁企业新开办门店可享受免现场核查即可领取食品经营许可的便利,企业仅需递交规定材料并签署告知承诺,获证时间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压缩为3个工作日,目前已有两家企业通过了“告知承诺制”评审,3家门店享受新政落户。积极主动向省局上争我市测量用电力互感器产业作为改革试点,在省、市局和技术机构的全程指导下,向江苏靖江互感器股份有限公司一次性核发20个品种的测量用互感器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企业从提交申请到获证,前后仅用了5天时间,比原先节约时间95%以上。
2.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印发《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涉企行政检查工作规范(试行)》,全面规范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涉企行政检查。推行泰州市“互联网+监管”平台,持续提升行政检查质效,着力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随意执法等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目前泰州市“互联网+监管”平台已录入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等8家市级执法部门以及6个市(区)市场监管局涉企检查事项1039条,计划清单146条。双随机检查系统和平台录入联合检查计划1087个,已经实施联合检查15227家市场主体;已通过平台预告检查次数9011次,预告后实施检查次数8595次。
3.全面推行涉企行政指导。印发《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试点推行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工作方案》,形成十项工作举措,全年累计对1784家市场主体开展行政指导,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印发《泰州市市场主体行政合规指导清单2.0》,制定《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涉企行政检查清单》,举办电梯安全、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监督抽查不合格生产企业行政约谈会,通过发布直播带货禁用词库、规范收费提醒告诫书、违法行为典型案例以及云课堂培训等方式开展行政指导。“点单式”行政指导工作得到省司法厅调研组充分肯定,《江苏市场监管动态(专刊)》进行专题报道。
4.深入推进包容审慎监管。研究制定《泰州市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裁量三张清单》,在省局清单的基础上增加不予处罚事项、减轻处罚事项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事项。贯彻落实省局、市局免罚轻罚清单和《市场监管领域首违不罚适用规范》,在法律法规范围内最大限度容错纠错。在泰兴市、海陵区、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开展“开卷检查、分段诊疗”试点工作,推动经营主体签订整改信用承诺书156份,实施免罚轻罚案件130件。今年以来全市系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案件253件,减轻处罚案件1021件。靖江市某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发布含有绝对化用语广告不予处罚案、泰兴某黄桥烧饼店商标侵权从轻处罚案入选全省市场监管轻罚免罚典型案例。
5.全力服务大健康产业发展。发布《泰州大健康产业链标准化发展》白皮书、《泰州市大健康产业专利导航报告》,对大健康产业进行深度分析,为赋能泰州大健康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提供有力支撑。开发大健康产业链标准云享站,将国家数字标准馆数据库贯通,在线为企业提供标准“云检索、云查阅、云管理、云更新”四位一体的“标准云管家”服务。会同市交通局梳理上海-泰州航线状况,打通进口药品供应链上下游服务。稳步推进“数智药检”综合检验检测业务平台建设,平台被评为国家工信部“2023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应用示范案例”,为全国检验检测系统唯一入选案例。
6.创新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聚焦全市“1+4”产业体系,聚力开展“锻链升级、强链提质”重点质量项目攻关活动,我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项目入选“全国百强质量强链重点项目”。组建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先进金属材料、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等10个重点领域质量创新联合体。助力新时代造船开展8000立方米LNG(液化天然气)B型燃料舱技术攻关,研制开发9镍钢焊接材料替代国外进口。助力扬子江药业集团开发的“质量管理驾驶舱”,帮助企业大幅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生产效率。
7.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制订《2024年泰州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计划》,推动出台《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2024-2035年)》。加强知识产权产业联盟建设,促成4家高校院所和4家企业签订双向转化协议,组织44家企业入选国家局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86家企业获批ISO56005国际标准试点创新主体,252家企业完成第一批次知识产权贯标备案。2024年,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8.02件,增幅33.78%,发明专利授权5977件,增幅59.13%;全市商标注册量10341件,有效商标注册量104398件。泰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诉调对接“三互三同”工作法及调解案例获评全国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十大典型经验做法和案例。
8.坚决守好四类安全底线。开展“特供酒”“糟心肉”“蜡瓶糖”“校园食品安全”等专项排查,做好食品经营店评估,实施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技术帮扶,源头防范食品安全问题。全市食品抽检合格率98.02%,药品抽检合格率99.44%。全省率先建立食品溯源码监管体系,上链企业694家。推动“全城通”系统扩容,实现食品溯源全覆盖。打造阳光护老“一码清2.0版”,完善养老机构餐饮安全数智监管。试点“阳光维保”,一万余台电梯自行申报检测。聚焦气瓶等民生热点设备持续开展安全排查,全市在用大型游乐设施全部接入巡检平台,超期未检锅炉责令停用,红码气瓶全部停止充装,全年未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重点工业产品合格率保持总体稳定。泰州市食品安全工作省考“四连优”,《建设“肉证通”智慧化监管溯源系统,打通猪肉全链条追溯》《沉浸式体验、零距离互动、全过程监督——食品安全网络直播监管探索》《“共享检验室”,化解大难题》等3个创新工作入选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治理典型案例。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1.全面推进法治建设。贯彻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研究制定法治工作要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领导干部学法共性清单,将市场监管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市局在全市依法治市工作考核中连续6年获评优秀等次,张汉刚局长述法报告在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上作书面交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中国市场监管报》以《江苏泰州全面推进市场监管法治建设》为题进行宣传报道。
2.积极开展立法立规。配合市人大、市司法局开展《泰州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立法调研、征求意见、专家论证、草案修改等工作,推动条例高质量出台。条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为保障电梯安全加装了“法治安全门”。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组织制定《泰州市地方标准管理规定》《泰州市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管理规定》,积极推动《泰州市涉审中介服务管理办法》《泰州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方案》等文件出台。
3.切实加强执法监督。开展市局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对2023年以来办结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评查和通报。组织参加司法部、省司法厅开展的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贯彻落实情况中期评估和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情况实地抽查工作;组织参加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和优秀执法文书评选活动,选送的3份案卷获评优秀案卷、1份行政处罚决定书获评全省系统优秀执法文书,选送的1个案件获评2023年度全省市场监管系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典型案例。全年法制审核重大行政处罚案件82件,其中81件为吊销营业执照。全年发生行政复议案件5件,维持1件,因申请人撤回终止2件,驳回申请人行政复议请求2件;发生行政诉讼案件1件,有4个当事人就同一个行政处罚决定书提起行政诉讼,一审法院经审理,裁定准许2个原告撤回起诉、判决驳回2个原告的诉讼请求。
4.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局党组中心组集中学法6次,开展唯勤唯实讲习所、法治大讲堂、基层法治员培训班等活动,执法人员人均培训在90学时以上。组织参加省局举办的执法知识竞赛活动,市局荣获全省系统法律知识竞赛团体二等奖、执法办案电子数据取证大比武团体一等奖和公平竞争审查技能竞赛二等奖。利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宪法宣传周、安全用药月等关键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普法系列活动,受益群众逾万人。推进江苏中药科技园建设,药品普法基地建设得到省药监局调研组的充分肯定。
三、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局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全市系统行政执法质量仍然参差不齐,涉企行政检查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执法监督工作计划性不强,执法监督有待进一步强化;行政指导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行政指导工作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下一年度主要安排
2025年,泰州市市场监管局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一个大市场、两个纲要、三个监管、四个安全”,全力做好立法立规、行政执法、法治监督、普法宣传等工作,不断提高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和治理能力。
1.持续推进法治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法治泰州建设规划(2021-2025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照全市依法治市考核细则要求,有序推进全市系统法治建设。
2.科学开展立法立规。加强《泰州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泰州市品牌建设促进条例》立法研究,编制立法参考资料汇编,开展立法调研。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制定工作的计划性,进一步严格制定程序。
3.切实加强执法监督。持续开展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和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活动,重点规范涉企检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执法监督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督促整改。组织实施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执法监督申请处理等工作,不断提升执法质量和办案水平。
4.全面推行行政指导。加强涉企行政指导制度建设,重点开展涉企检查指导和集中约谈工作,发布市场监管领域高频常发违法行为提醒信息和市场监管典型案例。结合“你点我办”“千企专服”等活动收集企业需求,提供“点单式”行政指导和服务。常态化开展柔性执法工作,推行行政处罚“三书同达”制度。
5.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坚持三个面向,面向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组织开展执法培训,全面提升市场监管工作人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面向企业开展市场监管法律知识培训,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普法系列活动,持续推进国家药监局药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